【伸展運動系列二】青年社運下一步:台灣、泰國,與馬來西亞青年運動的延續與轉化

【伸展運動系列二】青年社運下一步:台灣、泰國,與馬來西亞青年運動的延續與轉化

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2024/7/16
  • 活動時間 : 19:00-21:00
  • 活動地點 : 台北,活動前將以Email通知發送確認信並通知活動地址
  • 語言 : 英文為主,輔以雙語進行。
  • 報名表:https://forms.gle/EZctuBSqpDDPeEk1A

【伸展運動系列二】青年社運下一步

暫停,再開始:台灣、泰國,與馬來西亞青年運動的延續與轉化

不論是泰國2020年的學運、馬來西亞近年下修公民權年齡的倡議、台灣的318學運與青鳥行動,或是廣泛的公民社會行動等,青年行動主義似乎扮演著推動社會改變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大型的學運結束後,青年力量如何延續?他們的動能如何轉化?青年與不同世代的行動者如何對話與合作?青年參與公共議題又是如何對台灣、泰國,與馬來西亞的社會以及政治產生影響?他們遭遇什麼挑戰?有什麼反思和出路?

本次活動邀請到台灣、泰國,以及馬來西亞的青年社運(前)工作者。他們將分享在不同政治與社會脈絡下的青年行動主義以及社會參與的經驗、觀點和故事。


講者

Zhafir Amin 是馬來西亞公民社會組織Malaysian Centre for Constitu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 (MCCHR) 的人權分析師。他積極參與在校園政治與學生運動當中。Zhafir是 The Good Society IIUM 的共同創辦人;這是一個透過School of Marvel 計畫培養有效變革者的學生組織。此外,Zhafir也是Grassroots Empowerment IIUM的共同創辦人,在這個無黨派的政治陣線中,Zhafir 組織學生參加校園選舉,並提供培訓和資源,並致力於幫助馬來西亞青年參與有意義的公民活動並促進社群的積極變革。

Chuveath Dethdittharak (Jay) 是ActLab Thailand,一個青年政治行動者計畫的計畫發展者,和Article Group的社群組織者。此外,Jay 也是泰國致力推動改變的政治樂團—The Commoner—的主唱和吉他手。

許恩恩是一位作家。 她於2024年出版《變成的人》。現為齊想創造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學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


【伸展運動:抵禦東南亞公民空間緊縮】系列座談

「伸展」是相對於「緊縮」的動作與概念。「伸展運動」象徵東南亞區域內公民社會組織、運動與人權捍衛者們,在面臨公民空間緊縮與壓迫性管制的時刻,即便知曉行動的後果可能是高昂的代價,他們仍然持續行動與組織化。這些彷彿暖身和伸展運動般和緩的行動,實際上延展了現有的公民空間,甚至抵禦了公民空間緊縮的趨勢。這樣的運動是維持動能的,在此脈絡下也是積極開創的。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致力於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共同發展抵禦區域公民空間緊縮危機的策略。透過【伸展運動:抵禦東南亞公民空間緊縮】系列四場座談,超過十位來自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台灣和東協區域的講者,將一同探討不同議題和領域的行動者與組織,如何透過本地、跨國、跨區域,以及跨領域等多元的策略與合作,來延續他們的工作,以及完成推動人權倡議與發展的目標。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66176429383297/?acontext=%7B%22event_action_history%22%3A[]%7D

Read more

【招聘】即日起開放招聘一名國際交流專案專員

【招聘】即日起開放招聘一名國際交流專案專員

ACFA的宗旨是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一起發展抵禦公民空間緊縮的策略。透過研究出版、區域論壇、國際交流等方式,探索台灣在東南亞公民空間緊縮下的潛在角色。國際交流專案專員將會與專案經理與執行長緊密合作,這是一份充滿挑戰的工作,適合具備衝勁、有責任感且熱愛團隊合作的你加入。 職缺及申請方式 型態:正職人員,每週工作40小時。 地點:台北市,需要每日至辦公室上班。可能有出差需求。 薪資:38,000元以上,面議。 直屬主管:專案經理。 招聘截止日期:2025年5月15日(先到先審)。 開始工作時間:2025年5月1日起。 申請文書:中英文履歷、推薦信一封(不限長度)、自我陳述信一封(不限長度)、最高文憑pdf檔(敬請加註「僅供ACFA單次求職使用」)。 申請方式:請將上述文件寄信director@acfa.tw 面試流程:(一)筆試:攜帶筆電至辦公室完成筆試,大約需要三至四小時(二)第一階段面試(可以與筆試同一天進行)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台北講座|當緬甸震災真相被噤聲,我們該如何發聲?——台灣獨立記者在緬甸戰地的視角

台北講座|當緬甸震災真相被噤聲,我們該如何發聲?——台灣獨立記者在緬甸戰地的視角

講座資訊 時間:4月29日 (二) 19:00-21:00 地點:台北市區捷運站附近,實際地點將註明於報名成功信 現場繳交 NTD.300,全數支持緬甸籍獨立記者災後生活 本座談為實體座談。應觀眾要求將增開線上座談,敬請完成報名以確保收到確認信與會議室連結。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QLST6KJ1SWqn7Uu 座談主題 2025年3月28日,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的大地震,死亡人數已超過3,000人;然而,這場災難的真實情況卻難以傳達至國際社會。在緬甸軍方政權的嚴密控制下,當地災民難以傳訊、外國媒體難以進入災區,新聞自由受到嚴重限制,導致災情與援助資訊無法有效傳遞——此刻,扮演關鍵角色的其中一群人,是那些冒著風險聯繫外界的緬甸獨立記者,以及願意為緬甸發聲的國際社會。 在這場講座中,我們將邀請長期深入緬甸議題的獨立記者楊智強,分享他近幾年在緬甸戰地的實地經歷。在嚴厲的新聞封鎖與網路管制下,緬甸人民如何努力讓世界聽見他們的呼聲,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又可以如何支持他們發聲,並讓更多人聽見? 報名連結 https:/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緬甸強震】透過捐款給獨立、在地與受信賴的緬甸社區來賑災和支持緬甸人民

【緬甸強震】透過捐款給獨立、在地與受信賴的緬甸社區來賑災和支持緬甸人民

#緬甸人民不等於獨裁統治的緬甸軍方 #緬甸人民不等於電信詐騙園區 #緬甸人民是在自然災害與軍事政變夾縫間求生的鬥士 ❓在過去的幾天當中,你是否也曾經問過這些問題? 3月28日,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大地震,罹難人數持續增加,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預測,罹難人數可能攀升至一萬人,國際特赦組織則警告,2025年將有三分之一的緬甸人口需要人道協助。然而,一向以愛心著稱的台灣,卻因近年國際詐騙犯罪猖獗、針對緬甸軍方的疑慮,以及緬甸軍方不接受台灣官方派駐的救災隊等因素,紛紛出現反對捐款給緬甸民間賑災的相關輿論,社群間一時被這些問題淹沒:「捐款給緬甸有用嗎?」「緬甸都是詐騙園區,這次地震是活該,不要捐款!」「你捐給緬甸地震的資源都會被軍政府拿走,不會到災民手上的。」「緬甸不讓我們的救災隊進去,算了,不用捐了啦!」 🇲🇲人民是最大的受災戶 自2021年緬甸軍方政變以來,大部分人民都在軍方高壓統治下生活,人民除了必須為生存奮鬥,也持續組織反抗軍事統治,因而面對法律與法外的鎮壓和報復。這次強震,對緬甸人民和人民的反抗運動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地震後緬甸軍方持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ACFA圓桌| ACFA roundtable at RightsCon 2025 (English below)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ACFA圓桌| ACFA roundtable at RightsCon 2025 (English below)

我們將在 #RightsCon2025 舉行一場圓桌會議【探索公民社會組織與人權捍衛者在監控時代中旅行的安全政策】!(English Below) 活動資訊 Event information *需購買 RightsCon 2025 門票才能參加,講座以英文進行 時間:2月26日 (三) 9:00 AM 地點:RightsCon 2025 會場(台北國際會議中心-202B) Attendance is limited to RightsCon ticket holders Date: February 26, 2025 Time: 9:00 AM Location: RightsCon Venue (202B) 全球最大的數位人權會議「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今年將在 #台灣 舉行!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