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W:Civic Space Forum【台灣東南亞公民社會週: 公民空間論壇】 (中文/English)
#ACFA2024
【台灣東南亞公民社會週:公民空間論壇】Asia Citizen Future Week 2024:Civic Space Forum
本次論壇分為四個主題:
(一)研究發表:台灣東南亞結社權研究小組(Freedom of Association in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FATASEA)出版之報告《公民空間緊縮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之結社權現況》
(二)「區域女性組織者與領袖對談:選舉如何影響公民社會與公民空間」
(三)「台灣可否版驗提供亞洲區域人權捍衛者安全庇護的角色?」
(四)「緬甸專場:緬甸的抗爭、倡議決策,以及區域內國家的角色」
雖然颱風促使論壇被迫改為線上進行,但來自國際與區域的組織如CIVICUS、FIDH、FORUM-ASIA、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SF),以及台灣與東南亞的Bumi Setara、KontraS、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公民社會組織代表分享精彩深入,參與者亦熱烈參與討論。論壇參與人次超過100位,且整日參與(7.5小時)則超過80位以上,參與者在線積極參與對話討論,展現台灣與國際講者和參與者對公民社會、人權議題,以及了解台灣在區域人權中扮演的潛在角色的熱忱。
研究發布:《公民空間緊縮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之結社權現況》
此次論壇以《公民空間緊縮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之結社權現況》拉開序幕。由FATASEA研究小組其中三位成員分別發表印尼、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的結社權現況。其中,來自菲律賓組織IDEALS的講者Laika Corral指出菲律賓公民社會組織因當局的抹紅政策(Red-Tagging)、《反恐法 (Anti-Terrorism Act)》,以及反洗錢政策等壓制性立法與政策面臨監控、騷擾、逮捕,與人身威脅等風險。此外,印尼組織KontraS的國際倡議專員表示,印尼當局透過《社會組織法》等壓制性法律限制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其中包含嚴格限制資金流入、監控及污名化社會運動等,此外,環境保護者和記者亦經常面臨刑事指控。馬來西亞組織MCCHR人權策略分析師Zhafir指出,馬來西亞的《社團法》賦予當局廣泛的行政權力,政府得以定義不明的理由解散社團或拒絕登記新組織,此外,馬來西亞也存在審查標準不一致、缺乏上訴及救濟管道等問題,導致公民的結社自由受到限制。
【場次一】區域女性組織者與領袖對談:選舉如何影響公民社會與公民空間?
在此場次中,來自泰國、印尼,及台灣的講者分享他們對選舉對公民空間造成的影響之觀察,以及自身如何在公民空間緊縮的危機下發展策略,持續在公民社會發揮影響力。印尼巴厘島Bumi Setara組織共同創辦人 Ni Putu Candra Dewi,指出,印尼面臨寡頭政治和家族王朝政治的困境。身為峇里島女性原住民,在推動身障者人權議題時,必須看見跨國界合作的可能性,發展更有創意的人權倡議策略。峇里島為觀光勝地,因此居民得以大量與世界接觸。然而,由於海洋、土地等環境和發展議題與政治環環相扣,因此選舉對地方的影響極大。此外,雖印尼於2016年通過有關障礙者的立法,但身障者仍然只被視為政治中的客體或慈善對象。這些議題需要跨國界的合作來發展策略;公民社會需要以實際行動來推動改革,以教育賦權女性、青年,和障礙團體領袖。泰國未來前進黨籍前議員、現為進步運動基金會(Progressive Movement Foundation)執行長Kunthida Rungruengkiat則深入分享泰國經驗,她說:「選舉雖然看起來是對公民空間的障礙,但也是許多社會議題的催化劑。是教育公民變得更積極的機會。此外,透過公共服務滿足公民需求,一開始很難放入所有理念,我們的目標是持續與政府機構對話與監督,確保為人們提供最佳服務,例如廢棄物、水資源管理等,促進與地方連結,讓法律改革的關注也從中央擴散到地方。」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李明洳在分享台灣經驗時表示:「在台灣,選舉對倡議策略的影響具體直接,在2024台灣大選後,國會形成各黨不過半情勢,影響了司改倡議的策略。」
【場次二】台灣可否扮演提供亞洲區域人權捍衛者安全庇護的角色?
在此場次中,六位來自台灣、東南亞,區域,以及國際組織的講者分享目前區域內支持人權捍衛者的工作與面臨的困境,以及台灣身為鄰近東南亞的民主家可能支持區域人權捍衛者的潛在角色。其中,無國界記者組織亞太辦事處倡議經理白奧蘭強調台灣需要更積極提供處於危險環境中的記者更制度性的支持。特別是在簽證、官僚主義,以及語言方面的問題需要受到解決。國際組織CIVICUS Monitor亞太研究員Josef Benedict指出:「我們需要與公民社會、企業等不同社會部門溝通,提高各領域對保護人權捍衛者與捍衛公民空間的意識,以及考量短期與長期的庇護機制的差異性方案。」 印尼人權捍衛者及國際人權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FIDH)副主席Fatia Maulidiyanti 與區域人權組織FORUM-ASIA專員Hye-Joon Lee皆強調目前亞洲區域仍缺乏人權捍衛者保護機制和制度,需更加重視人權捍衛者的需求,發展更為靈活與包容性的專案。更強調除了對人權捍衛者的保護,譴責東南亞政府在人權侵害方面的作為仍是非常必要的作為和行動。此外,台灣人權促進會的難民庇護政策專員也指出台灣目前缺乏庇護法與難民法;庇護申請人不獲得司法程序承認,甚至面臨被驅逐的風險。雖然台灣已在難民庇護的議題上逐漸進展中,但要真正建立全面的庇護機制仍有長遠的路要走。亞洲公民未來協會執行長林文亮也分享,台灣發展庇護制度的障礙主要在於台灣政府和民間對東南亞地區人權危機的理解不足。此外,推動人權保護法案需要資源和法律支持,要讓台灣成為東南亞HDRs的友善避風港,必須先提高當局和社會政治意願。
【場次三】緬甸專場—緬甸的抗爭、倡議決策,以及區域內國家的角色
本場次焦距在東南亞區域與台灣如何應對緬甸政變至今三年持續中的人道危機和政治亂局。政變後流亡至緬甸的親民主派青年組織Generation Wave執行長Bobo 十年多來積極投入人權和政治活動。他分享2021年至今人民持續不間斷的革命不僅是軍方和反抗軍間的對抗,更是緬甸人民對民主、和平與人權的堅定訴求。台緬公民協會理事長、台灣緬甸人代表杜可可指出,緬甸人民基於建立長久和平的聯邦制民主國家的希望而抗爭,卻持續受到軍方焚村、轟炸和酷刑等報復。他指出,緬甸軍方當前已經失去絕大部分的領土控制權,同時缺乏管理能力、軍隊人力短缺,因此開始施行強制徵兵制,甚至嘗試透過假選舉取得國際社會認可的正當性。最後他呼籲:「國際制裁緬甸軍方,也譴責中國在緬甸政變中提供緬甸軍方殺人武器的作為。」 台灣人權促進會難民議題專員賴彥蓉指出,台灣目前沒有難民法,於去年開始有臨時外僑登記證的申請制度,但實際申請時個案被不斷延宕。目前在沒有明確機制或政府預算的狀況下,執行上遇到很多困難,包括缺乏足夠的通譯以協助個案、審查過程繁複等。高齡八十歲仍投身人權志業的泰國基金會People’s Empowerment Foundation執行長Chalida Tajaroensuk則強調建立公民社會對公民社會的實質連結,透過草根網絡的力量援助更多人權個案,並促使政府承擔其人權義務,她說:「緬甸境內流離失所者缺乏醫療資源和人道援助,泰國應承擔更多人權及人道實質角色。」
2023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Civil Society Week
2023 台灣東南亞公民社會週:探索台灣在東南亞區域公民空間緊縮下的角色論壇